今年以來,中韓石化主要化工生產裝置低負荷運行,給節能降碳工作帶來很大挑戰。該公司精耕細作,做實優化,節能創效,落實綠色低碳發展戰略。
在生產優化調整方面,該公司精細安排,在乙烯裝置低于70%的生產負荷下,不斷優化原料結構,開展分爐膛裂解不同組分的原料,截至5月份,乙烯收率同比提高0.6%,乙烯高附能耗同比下降0.7%。
在循環水優化方面,該公司精細管理循環水上水溫度,化工循環水廠各停運2臺循環水泵,每小時節電1500千瓦時。建立循環水溫差管理清單,利用晝夜溫差等變量不斷優化風機啟停,循環水場1~5月用電負荷同比下降3%,節約電量270萬千瓦時。
在蒸汽優化方面,該公司實時監控全廠四個等級蒸汽管網參數變化,優化調整用汽負荷,安排乙烯、EO/EG等主要耗汽裝置優化低負荷運行;投用稀釋蒸汽發生器、全廠低溫熱聯合項目,降低熱電裝置自用蒸汽,蒸汽總負荷下降70噸/小時。
在節電管理方面,該公司組織原料與中間罐區等做好并聯泵停運工作,3月份以來全廠共停運石腦油、混合碳四等6臺機泵,節電900千瓦時;將空壓站富余壓縮風并入熱電專用風,熱電裝置停用5臺羅茨風機,日節電4000千瓦時。經科學測算,合理安排發電負荷,嚴格執行“峰段最大化發電、谷段最低發電”策略,每月節省電費50萬元。組織各裝置優化啟停“波峰、波谷”用電設備,每月節省電費超100萬元,降低了燃動成本。
在綠色降碳方面,該公司建成投用二氧化碳尾氣回收項目,對二氧化碳進行捕集、提純后,送至化工園區生產食品級二氧化碳產品,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8萬噸。公司還積極購買綠電,投用光伏發電項目,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000余噸,低碳環保效益顯著。(劉榮艷 耿令昌)
